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181节

一是,助学贷·款。

二是,凉京衙去有适龄孩子但没有报名的百姓家,挨家挨户游说。

其实在现代,建国初期推行义务教育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村官,天天跑去百姓家游说,让他们将孩子送去上学。

这些基层的官员,为国家的教育做出了太多的努力了。

正是有他们,国家的义务教育率才在短时间内不断攀升,最终几近100。

国家后来的飞速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义务教育才奠定了基础。

可以想象,要是没有义务教育,全国一大片的文盲,怎么可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强大。

感谢他们的付出。

第三,自然就是……对于游说未听者,依法治罪了。

谁让都写进了北凉律了呢,有法得依不是,不然立法的意义何在?

以莫少珩的想法,这样的父母,连助学贷·款都上了,说句不好听的话,都不用他们还了,朝廷等着他们家孩子,以后自己赚钱还呢,相当于这些孩子自己在给自己搏未来,作为父母他们已经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了。

若还是想着孩子在家给他们干活,罚他们到倾家荡产,莫少珩都觉得是痛快的。

可惜,没争赢朝上的大人。

最终罚款落实下来,大概是购买一套纸笔课本一半的钱。

莫少珩:“……”

好吧,也足够恶心这些父母的了,也让这些势利的父母彻底想一想,是白白交了这罚款,还是干脆拿一半出来,让他们家孩子上学。

还有就是,莫少珩也在三街战报上评点了几句义务教育。

说得不是太明显,三街战报是他的,但他若敢为了一己之私用来制造舆论,朝廷自然会警觉,也不傻。

但评点得,也让人能看懂他的意思,大概就是谴责了一番,生而不教的可耻吧。

别小看这个点评,一但认可了他的观点,自然会对那些不愿意让孩子上学的父母有些看法了。

“朝廷都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你们暂时不用为纸笔课本的费用担心了,为啥还不让孩子上学啊?”

“天天将孩子留在家里干活,这孩子才多大点啊,哪有这么狠心的父母。”

“还没有那些没有父母的小货郎过得好。”

就差直接说,不配为人父母了,这样的父母要着有什么用。

都是左邻右舍,要是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