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醉琼枝第56节

唯有一本名不见经传的野史,另辟蹊径,表示当时只是五品少卿的司徒晟,或许没有后世人揣测的那么风骨高尚。

他不过是受了上司和百官排挤,又不耐案牍劳作,便想要给满京城的官吏都找找不痛快罢了。

当然还有更深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司徒晟嫌弃自己官宅子太小,想要升官位,涨俸禄,换个大些的宅,方便还是光棍汉的他容纳娇娥美姬。

当然,对于这种胡说八道的野史,大部分文人墨客都是嗤之以鼻,将书一卷,塞入灶膛了事。

那日,司徒晟从御书房从容离开。

齐公在宫外的门前等着他。见他出来便问:“可还顺?”

司徒晟恭谨回道:“君心难测,等着便是。”

齐公点了点头,有些百味杂陈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当初因为是否北地开市的问题,齐公与司徒晟起了龃龉。

可是待与之深交,齐公才知道,这个年轻人支持北地开市的真意。

他在自己七十大寿那日,曾经将荆国之乱比作洪流,若是如鲧一般,一味填堵,治标不治本。

若想防患于未然,最要紧的是大晋应该有能疏导洪流的宽广“河道”。而这河道便是国力与兵力。

而眼下大晋国库空虚,而在负水之战后,再无当年杨将军一般的良将。只靠封闭边线,如何能堵住虎狼?

当时,听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番侃侃而谈,齐公突然发现自己真的老朽了,居然没有发现,当年的考生里,竟然能藏匿了这么一个胸怀大志之才。

这些日子来,他约司徒晟下棋,也听了许多他关于革新积弊的想法。

他也越听越激动,突然觉得沉寂了许久的朝堂,也许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振臂唤醒那些躺在功劳簿上的老臣。

这也是他愿意冒风险,替这个年轻人越级晋奏的原因。

而现在,就像司徒晟所言,君心难测。就是不知陛下会不会也如他一般,发现这个年轻人身上蕴藏的不寻常的才干。

没过几日,陛下下旨,将司徒晟调出了大理寺,入了朝中的重要中枢——户部。

司徒晟收拾东西离开大理寺那日,同僚的脸色各异,纷纷猜测这司徒晟是如何在无政绩的情况下,又越级晋升的。

尤其是给他无数双小鞋穿的上司成大人,更是难得和煦,与他热情作别。

听到司徒晟调任到户部的消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