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5章带上我吧

付柏轩和其它县志办的工作人员还不一样,其它人早就接受了现实,安心躺平,每天在县志办混混日子,到点走人,日子虽不宽裕却也清闲自在;而他可是从宣传部这种好部门被踢过来的。

昔日的风光始终难忘,心中尚有重新爬起来的想法,只是碍于现实始终找不到机会,现在被冉江这么一点,付柏轩那还能忍得住?

就像冉江说的那样,现如今全国各个地方都把招商工作当成了重头戏,可以说是全员上阵,只要能把客商拉回来,拿到投资,管你原来是在县志办,还是在县工会上班,都给你奖励提拔!

这种事情付柏轩可是听说过不少,比如临县某位干部,以前在老干部局上班,专门负责照顾老干部,某天遇到老干部的孩子从外地回来看望,见他照顾得好就夸了几句,因此搭上关系。

他家孩子刚好在外地做生意,原本不怎么起眼,后来慢慢起来了,想要回来投资,自然而然地找到他咨询,接着这股子东风,他已经调到了招商办当副主任。

还有一件事就更夸张了,一位妇联的干部去外地开会,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女商人,和她到一个地方,于是俩人便拼了个车,中间遇到些事情,妇联的干部通过当地妇联的帮助,妥善地给女商人解决了。

俩人因此成了好姐妹,女商人时不时过来看看那位妇联干部,一来二去也在当地搞了投资,这位妇联干部也被提上去了。

连老干局和妇联的干部都能凭借招商工作翻身,我这个县志办的主任为啥不行?以前是找不到机会,刚才冉江的一番话可就惊醒梦中人了、

我们县志办既不掌握土地又不掌握资源,看似和招商工作好像没有关系,但招商也不仅仅是开矿造罐头这些吧?文化产业同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说道本地文化,有谁比我这个县志办主任更了解?

利用易顺鼎和黄平贡茶的典故,可以很好地推广本县的茶叶;同样的,他当年在温洞县留下的诗篇还有很多,完全可以以此为噱头发展旅游业么!

没见中原地区那两个县市,为了争论南阳诸葛庐的归属地,都快把官司打到中央去了!还有蜀中的某县,打出了“苏东坡初恋地”的噱头,这些不都是为了吸引游客过来旅游么!

易顺鼎的名声虽然不如诸葛亮、苏东坡那么响亮,但也是有诗作上过通用教材的啊,有清一代的文人,他在普通人心中的名气,估计也就比曹雪芹和蒲松龄差了,比起纳兰容若也不遑多让,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