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节

而这位秦举人却要命运多舛,他原是寒门子弟,母亲早亡,落榜之后的几年又接连丧妻丧父,期间更因为守孝错过了整整两届会试。

因为种种原因,秦郁松把这位好友介绍给了沈三弟当先生,顺便还接收了秦老师那双随他一同进京的儿女。

不得不说,沈三弟拜秦举人这位老师的费用,比他大哥二哥加起来还高几倍呢,这里没有说林举人不够逼格的意思。

事实证明林举人还是很牛逼的,如果说以前只是人云亦云听说他有进士之才,却没有什么确切事例的话,那去年他的独子林辰松,以优异成绩考中那届最年轻的秀才一事,完全证明了林举人的教学水平。

教出一个最年轻的秀才儿子,让林举人在汴京城也有了些名气,沈大弟沈二弟早早跟着这样一位老师算是见了大漏。

关键是老师名气见涨,他俩的学费也没有增加半文钱,甚至在老沈家一大家子也买了房子、举家搬进城生活之后,兄弟俩彻底在林家定居了,吃喝拉撒都跟着老师他们,林举人他们还不肯收生活费,那点学费估计全吃到俩人肚子里了。

兄弟俩这学上的,四舍五入简直不要钱。

沈家旺夫妻当然不会占这种便宜,只要有心,人情还是能想办法还回去,比如逢年过节给林举人父子送文房四宝,为举人娘子和老太太挑选些京中流行的布帛首饰等。

只是这属于人情往来,性质就不一样了。

而沈三弟的老师秦举人,将来是很有希望成为进士老爷甚至是为一方父母官的,托了秦叔叔的关系才能请来这样一尊佛,待遇必须加满,沈家旺夫妻商量过后,诚意满满的给定下了年俸二十两、同时为父子三人包吃包住的待遇——数目是夫妻俩定下来的,最后掏钱的也是他俩。

倒不是沈丽姝小气的不愿意给三弟掏学费,毕竟以她如今身家,再养二十个弟弟也不慌。

只是沈丽姝不差钱,爹娘也同样不差钱。说起来她当年创业的初衷,不过单纯觉得家里弟弟太多,老爹工资可能承担不起,她赚点钱改善生活条件顺便帮忙养弟弟而已。

后来大弟二弟读书考科举的路子也是她定下来的,还信誓旦旦会资助他们成材。

事实上,沈丽姝也就为弟弟们掏过第一年学费,后来父母手头宽裕,就再没有她的用武之地了。

不仅如此,她包圆家里生活费和阿姨们工钱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有能力后,沈徐氏他们抢着把这部分责任接过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