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章

气死

徐家这两日急得跟热锅蚂蚁似的。

当初肆意污蔑魏攸桐时, 徐太师其实有过杀人灭口、不留把柄的念头,免得留下后患。但皇城之中、天子脚下, 杀个寻常百姓都未必能瞒得过京兆衙门那些捕头的眼睛,何况散播谣言的皆是三教九流里有颇有点神通的人物, 更不好动手。若惹急了对方, 狗急跳墻、翻脸无情, 抖出什么来, 反会给徐家惹一身骚。

而那时许朝宗放任不管已是极限, 更不可能出手灭口。

思来想去,徐太师也只能花费重金封口, 许了些好处。

那之后的数月间,徐太师始终綳着精神, 命管事盯紧那几个人。

好在对方口紧, 没泄露半点风声, 而魏家显然自知势弱,幷没追究, 只筹备了嫁妆, 将女儿嫁往齐州。再后来, 攸桐和傅煜回京,借着傅家的势力, 逼徐淑以王妃之尊亲自承认, 说当时那些尽是谣言, 洗清魏家名声, 得逞后扬长而去。

徐太师以为, 这事至此,便算了结告终。

毕竟魏家借的是傅煜的事,而傅煜既有意亲近许朝宗,想必不会为这点事撕破脸。

待傅煜离京后,徐太师便将这事抛之脑后——京城内外,每日的事成百上千件,有英王虎视眈眈地盯着他,花招层出、奸计不穷,要紧事儿一件件压过来,着实顾不上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谁知道如今,那魏家忽然无事生非,翻出了旧日的恩怨?

且证据周全、出手迅速,不等徐家应对,这事儿便成了板上钉钉。

徐太师得知此事败露,又恨当初不该疏忽、叫魏家摸出端倪,又怕此事张扬出去,闹得旁人来笑话。又急又恨,一口气没喘稳,便病倒在了榻上。再往后满城议论,皆駡徐太师人面兽心、欺世盗名,种种消息传来,就跟刀扎在心上。

这事来得突然,徐家无从阻拦,便竭力使人闢谣,却是杯水车薪,毫无用处。

更可恨的是,御史中有位跟徐太师不对付的,借此上书弹劾。那人当官的本事不怎样,文采却十分了得,且牙尖嘴利、惯会讥嘲,那奏书写得文采飞扬,用词贴切而不晦涩,排比铺陈,引经据典,将徐太师狠狠弹劾嘲讽了一通。

这奏书泄露出来,因其文采辞藻,颇得书生文人的吹捧。

如此一来,不止市井中的百姓閒时磨牙议论,连书生小吏都暗自调侃起徐家来。

随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