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五十二章周鼎成自封裁判

听说四大才子聚首比赛书法,周鼎成和周父还有一些世交通好也赶过来观摩,四人同场竞技,在苏州也是少有的事,除了况且,其他三人都是成名的人物,根本没人敢跟他们拉场子。

一入场子,周鼎成就来了神,自告奋勇要担当主裁判,环顾四周,这个角色的确非他莫属。

况且和文征明各自摹写了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这篇小楷精品太草根了,几乎每个人学写字时都必须临摹。所谓摹写也就是背临,原帖不在面前,凭记忆临摹原帖。对书家来讲,背临不仅锻炼人的脑力,更重要的是考验你对原帖的认知程度,这是一种磨练,是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

唐伯虎天生不愿意受束缚,即便此刻,也只是用赵体写了一页《汲黯传》。《汲黯传》是赵孟頫小楷的代表作,与《洛神赋》堪称他的小楷双璧。唐伯虎没有背临,因为赵孟頫此贴笔力遒劲挺拔,跟他的书法风格大不相同,唐伯虎也学不来那种笔风,更不想改变自己。

沈周则是用背临了褚遂良的名作《倪宽赞》,这是汉书《倪宽列传》后面的赞,也是史学家班固对汉武帝时期人才得失、政绩高下的全面评断。这是一篇史学名篇,褚遂良写出后更成为书法传世佳作。

“你们四个人要比就写一样的,各写各的,怎么比较?不如都写千字文,我也好评判啊。”周鼎成背着双手,来回走动,看了两眼,开始发表宏论。

四人继续书写,没人搭理他。书家们在创作时心神往往都凝注在对原帖的观想与摹写中,若是一走神,难免失真,很有可能写砸了。

“小唐啊,你这柳叶撇怎么跟画画似的,这是写字,不是作画。”周鼎成看一眼唐伯虎写的字,鄙夷道。

唐伯虎面皮一抽,胀得通红,小唐,多少年没人敢这样叫自己了,不说在苏州,在整个江南,敢这样叫的也只有周鼎成。

虽然不高兴,他还不敢发作,他浑,这主儿比他还浑,整个一个混不吝,在皇上面前都敢犯浑的疯子,他也只能甘拜下风。

“小唐啊,你是不是在青楼泡的太久了,筋骨都泡软了,精力全都浪费在女人身上了。这字写的跟没骨头似的,软塌塌的一团糨糊。”周鼎成又补充了一句。

唐伯虎差点一口鲜血喷出来,这不是要命吗,平时他不仅不介意别人提他出入青楼瓦舍的事儿,还很得意,这就叫才子风流嘛。人不风流枉少年,他虽说已经是青年了,可是心理年龄永葆少年心态。

可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